不久前的一个晚上,一辆救护车由淮北向欧洲杯竞猜官网第二附属医院疾驶而来。车内是一名刚进行剖腹产的患者,因为突发急性肺栓塞、呼吸衰竭、缺氧缺血性脑病、子痫,病情十分凶险,患者危在旦夕。于是,当地医院紧急联系蚌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,拉开了生死竞速的序幕。
接到转院电话,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。救护车驶入医院大门,多学科应急抢救小组早已就位。重症医学科专家、副院长吴强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担任“总指挥”。此时,患者已经出现中度昏迷状态伴间断面部抽搐。气管插管、抗休克…接诊医生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医嘱。就在这时,“绿色通道”已经开启,各种检查迅速、有条不紊地进行中。很快,检查结果陆续到来,医学影像结果显示双肺大面积渗出性改变,氧合指数只有150mmHg。重症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…每一个诊断都像是一道道催命符,仿佛“铁了心”要将这个年轻的母亲带到另一个世界。
“一定要把患者抢回来!”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仪器上的指标跳动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,呼吸力学及容量评估、肺复张、保护性肺通气、支气管镜检查,重症医学科主任许超带领大家一秒不敢怠慢,“患者存在俯卧位通气指征”“但腹部剖腹产切口仍未愈合”“予高侧卧位,同时加强液体管理及容量监测”在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下,患者氧合逐渐改善,48小时后患者氧合指数上升至250mmHg以上,肺部渗出明显好转,这场“生死攻坚战”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治疗一段时间后,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得到改善,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。NSE评估患者存在脑损伤,这种不可逆的损伤如不在早期加以干预治疗,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。“她还刚刚成为母亲,今后的生活还很漫长。”所以,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并不满足于“救活”这个目的,经过多次病案讨论,为患者拟定早期康复治疗方案,即通过高压氧改善脑病患者神经功能预后。
评估风险、制定紧急预案后,患者入院第3天,科室安排专人陪同患者进入高压氧舱治疗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好消息一个个传来:高压氧治疗2天后,患者意识逐渐改善,可自主睁眼,但仍不能完全听懂指令;入院第6天,SBT后拔除脱机拔除气管插管,转入重症康复病区,继续进行高压氧治疗。这时康复师也及时跟进,进行系统评估并建立康复计划,患者进入快速康复期。经过16天紧张有序的治疗,患者痊愈出院,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,可独立下床行走,仅遗留有左上肢远端肌力轻度减退。“太感谢二附院了,救了我们全家啊!”出院前,家人握着医护人员双手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危重患者的生存率逐渐上升,但伴随而来的是失能患者的增多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,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愈发得到重视。蚌医二附院为此成立了重症康复病区,通过重症医学与康复医学相辅相成,对重症患者开展早期高压氧、促醒、吞咽功能锻炼、床上康复等治疗,进一步缩短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间,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同时,真正为患者家庭“减负”,让更多“不可能”变为“可能”。
(周飞/审 邢明尧、单文明/文)